找到相关内容7464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述修禅次第

    ,神通智慧,皆从定发。了解修禅次第,对修学佛法有重要意义。  禅的种类很多,有浅有深,大体上可分为四大类:一、世间禅;二、亦世间亦出世间禅;三、出世间禅;四、非世间非出世间禅。在下手的方法上,可分为...禅,是从观心下手。现把修禅次第简略叙述如下:一、世间禅  世间禅是产生一切出世禅法的根本,所以也叫根本味禅;它有四禅定、四无量心、四无色定三种,因此也叫十二门禅。  1、四禅定:  初观出息入息(梵语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2339231.html
  • 大圆满法加行 寿命无常(2)

    现在都说,发菩提心多好啊,我要发菩提心。空性智慧多好啊,我要空性智慧。一讲空性,三轮体空,两个次第,大手印大圆满,都觉得殊胜,都想学修。一说加行,尤其是外加行,人身难得,寿命无常,都没有兴趣。...

    达真堪布 开示

    |道次第|无常|大圆满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08435682210.html
  • 修行次第法要

      【《莲华生大士应化因缘史略》中开示 修行次第法要】  “我无来去,惟信我者,我即现前而为说法。每月初十日,我自来视诸弟子。”  “若有礼拜忆念者,光明立至,覆护其身。深心依止,得其法要者,莫不解脱。”  大士应藏王太妃之请开示即身取证简要之法:  “因果业报,须信非虚,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,应求解脱。先寻择金刚喇嘛,以为依止。虔颂四皈依,誓心不退。发大菩提心,广度有情。严持净戒,以立根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54341178.html
  • 次第与证悟

    次第与证悟  “观想自他成为本尊”,是金刚乘最微妙的修心法门之一。你已经知道它的技巧——当你幻想、计划或回忆时,就一直在用它——运用想像力,在自己心中创造特定的图像。  所有佛教修行的目标,都在除去...了解这个意思。  “收摄”是关于脉、轮、气、明点的教法,因此它比生起次第更内在化。通常都认为身体次于心,心被认为是力量大又具主控性的脚色,而身体则是心的奴隶。决定要这个、不要那个,试图移动天地以满足贪欲...

    宗萨钦哲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5049998.html
  • 兜率上生道次第

    兜率上生道次第 慈德居士   诸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而成立净土,以便接引与其有缘者生彼国土,并且教育彼国人民至不退转,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然而诸佛菩萨无量无边,净土亦是无量无边。与我等...慈宗学会”慈能居士的《慈宗入门道次第》及慈宗的导师--太虚菩萨的《慈宗三要》作为修学的指标。  以前祖师大德们把兜率天宫的上生划分为三类九品,这完全是依照极乐世界往生者的区分方法而做成的判别。不过,极乐...

    慈德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4549415.html
  • 学佛次第

    众生要入菩提,端乎一心。  如果逐妄生迷,将在迷境中沉沦,因为戡不破执著,无法在贪嗔痴爱中解脱,导致烦恼纷生。有云:“明心见性、本不迷惑、笑断意根、廓然莹彻。”人原就具有佛性,是圆明不缺的,但要琢磨,...

    陈启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73740595.html
  • 佛教的修学次第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Item/84488.aspx
  • 藏传佛教道次第概述

    [摘要]藏传佛教见行修方面的井然次第是其最根本、最内在、起决定作用的特点,在见地方面,藏传佛教各个教派都强调从小乘佛教理论学起,其目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和升华自我,最终达到精通大乘佛教中观见;在修行方面,不管是显教抑或是密教,也都非常强调次第。   [关键词]藏传佛教;见地;修行;道次第  [中图分类号]B946.6[文献标识码]A[文章编号]1002-557(X)(2005)02-0067...

    克珠群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1159708.html
  • 摩诃止观的道次第思想

      摩诃止观的道次第思想    释惠空   壹、绪言   本文为呼应大会主题──圆顿与次第,故以智者大师之《摩诃止观》做为探讨的对象。其理由在于《摩诃止观》同时具体地提出圆顿的“一心三观”与渐次的“次第三观”,可说是顿渐兼容。  《摩诃止观》是天台止观思想之巅极者,而一般人或由于未深入其思想,或因望文生义之主观印象,往往以为《摩诃止观》即以圆顿止观为架构,实则未然!固然《摩诃止观》之旨趣在于圆顿...

    释惠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2346009.html
  • 宁玛巴传承的修道次第

    宁玛巴传承的修道次第   在西藏历史上最早形成的教派是宁玛巴,宁玛之名乃是相对于后弘期所出现的各大派系而得。宁玛在藏语乃“古旧”之义,虽然汉土惯称之为“红教”,实应名为“旧译派”,旧译即是前弘期...产生了多次教法上的辩论。  经龙清笠增巴所结集及整理的宁玛教规,在若干程度上吸收了一些新密续的教授风格,其中一点就是放重了修道次第的份量,及以此作为有志进修大圆满的修行者的前行基础训练。这种改变除了当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2168153.html